动迁律师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咨询电话:13699118490
北京律师

借款合同订立之前的资格审查是怎样的

2019-10-28 11:34 分类: 合同生效 阅读:

在合同订立之前一般是要对资格进行审查的,进行才可以保证当事人有履行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借款合同,涉及到利益问题。那借款合同订立之前的资格审查是怎样的呢?下面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借款合同订立之前的资格审查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的订立,同样要采取要约、承诺方式。一份合法有效的借款合同,应符合《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条件,即: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其中第二、三条件侧重于对合同双方对合同内容的规定,第一条件是关于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规定,借款合同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直接关系到借款合同的效力。在贷前对借款人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决定是否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借款人主体可以分为法人(主要为公司)其他组织及自然人。

对法人及其他组织类借款人主体资格审查的重点是其主体资格的存续情况(主要依据是否参加工商年检来判断其继续经营资格和存续状态)偿债能力、商业信誉。

在以自然人为借款人的个人信贷借款合同中,银行应首先通过有效身份证明、印章等核实签约人是否为借款人本人。已满18周岁,精神正常,能够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及其后果的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中国国籍的港澳居民,其借款主体资格不存在法律障碍。为确定港澳居民的国籍,对港澳居民申请贷款的,应当由当地的律师事务所出具身份公证。

签订借款合同的注意事项

1、应掌握信贷方的资信情况

贷款方在签订借款合同前,应对借款方的资信情况和经营状况进行调查,选择与那些信誉良好、经营管理水平高,有发展前途的企业签订借款合同。

2、贷款方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管理的职能作用

注意审查借款方的贷款用途,保证所发放的贷款专款专用,防止借款挪用贷款和不合理占用资金,减少或避免浪费贷款的现象发生。

3、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贷款安全

为确保资金安全回笼,避免损失,保证借款方按期归还资金。贷款方应与借款方签订担保合同,明确担保责任,同时注意审查担保人的资格和偿还能力。

4、不得私自抬高或降低利率

借款合同中所规定的利率应按国家制定的统一利率签订。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的订立,同样要采取要约、承诺方式。而且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要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咨询的免费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发布。如果涉及商誉、版权等相关问题,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相关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准并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删除处理。【投诉通道】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合同监督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下一篇:需要审批、登记手续的合同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动迁律师网
Powered by RRZCMS